迪奥医学以用友YonSuite为核心的“品质管控全链路”

 用友YonSuite案例 |  2025-09-29

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数智化升级,而是一场针对医用导管“品质守护与精细管理”的精准破局。

郑州迪奥医学技术有限公司——这家国内首家能独立生产聚氨酯(TPU)材质三向瓣膜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,核心植入级导管产品)的专精特新企业,应用用友YonSuite完成了数智精细管控的蜕变:

    计划编制效率提升83%

    成本精细到批次/工序级

    质量问题10分钟定位

    车间报工效率提升80%


今天,我们走进迪奥医学的数智化车间,看这家服务全国300余家三甲医院、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的医用导管企业,如何用数智化精细管理守住植入级导管的品质生命线,书写医疗器械行业精细增效范本。

a5d8e9137cc25f329345bb6b50ea3348.jpg


一,转型之困:医用导管的品控难题

    成立于2010年的迪奥医学,早已在植入级医用导管领域打破国际垄断——其研发的TPU材质PICC导管,能降低60%血栓形成率,是全国仅有的两家能生产新生儿无菌植入级静脉导管的企业之一,另一家为外资企业。

    但导管的高安全要求,让企业遭遇远超普通制造企业的品质管控困境:

多系统割裂,医用导管追溯“断链”

    迪奥医学之前对应不同的业务有多个系统在管理,但数据不联动:销售订单在一个系统、生产数据在一个系统、质量记录在线下台账,从TPU原料入库到植入患者体内,一旦出现问题,要翻半天记录才能追溯,不符合国家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追溯的要求。“曾有一批PICC导管因原料批次存疑,我们花了3天才查清来源,差点影响医院使用。”迪奥医学质量负责人回忆。


手工作业占比高,导管生产呼唤“精细”


    医用导管生产流程复杂——以PICC导管为例,需15道半成品工序、20道成品工序,核心工序周期长,全靠手工管控:


    生产计划依靠人工经验编制,难以兼顾导管的长周期特性,常出现前松后紧,导致灭菌工序赶工,埋下品质隐患;

    车间领料、报工靠纸质记录,半成品流转无人盯,线边堆积易造成污染,不符合GMP要求;

    成本只能算到订单级,每根PICC导管用了多少TPU原料?哪道工序花了多少工时?很难得出结果,也难以通过成本数据反查品质问题。



环境管控滞后,医用导管合规“承压”

    医用导管对生产环境要求严苛,洁静度甚至不能低于手术室标准,但是企业车间的温湿度、设备运行状态靠人工巡检记录,一旦出现参数超标,难以及时发现。“我们曾因净化车间湿度超标,一批PICC导管被迫返工,损失超50万元。”迪奥医学生产总监坦言。这种事后补记录的模式,根本无法满足导管的合规要求。

    “植入级导管关乎患者生命安全,我们不能靠‘经验’护品,必须用数智化实现‘每一根导管、每一道工序都可控’。”迪奥医学总经理表示,这是企业从“亿级营收”向“十亿级规模”突破的核心前提。


二,数智破局:以YonSuite为核心的“品质管控全链路”


    面对医用导管的品质痛点,迪奥医学携手用友搭建以YonSuite为核心,集成APS+UDI追溯系统的数智平台,将品质管控嵌入每一个环节,实现从被动补漏到主动预防的转变。

顶层设计:锚定医用导管的“品质+精细”双目标

    迪奥医学明确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方向,精准匹配医用导管特性:



品质可控:


    将UDI追溯、GMP标准、环境监控嵌入全流程,确保每一根导管可追溯、每一道工序合规。



管理精细:


    实现导管成本到批次/工序级的拆分,计划排程适配长周期特性,减少手工误差。

    为实现目标,团队制定了三步走的路径:第一步,用YonSuite打通生产、财务、供应链,解决数据割裂问题。第二步,集成APS,优化计划与生产管控。第三步,接入UDI系统,完成品质追溯闭环。


三,核心场景:“数智护品”三大方案


生产计划:适配医用导管长周期,避免赶工风险

针对PICC导管工序多、周期长的特点,基于YonSuite搭建“MPS+MRP+APS”计划体系:

自动抓取销售订单(如三甲医院PICC需求),结合核心工序周期(如菌落检测14天),生成5个月滚动计划,提前锁定TPU原料采购。

APS将周计划拆分为日级工序排程,比如灭菌工序每天固定处理500套导管,避免为赶工压缩时间。

紧急插单时,实时模拟产能,若影响植入级导管生产周期,自动提示“调整非植入类产品计划”,优先保障品质。

“现在PICC导管的计划准确率从70%提升至95%,再也没出现过灭菌赶工的情况。”迪奥医学生产部经理说。



质量追溯:UDI全链路管控,10分钟定位问题

针对医用导管追溯难的痛点,将UDI编码嵌入YonSuite全流程:

原材料入库时,扫描TPU原料的UDI码,记录供应商、批次。

生产过程中,员工用PDA扫描工序码,实时上传工序的完工情况。

成品出库时,UDI码与销售订单绑定,医院扫码可查看原料批次、生产班组、检验报告。

一旦出现问题,扫码即可追溯全链路,定位时间从3天缩至10分钟。

“现在国家合规检查,我们只要调出UDI系统,每一根导管的记录一目了然。”迪奥医学质量负责人表示。


环境与成本:双管齐下护品质

车间环境管控:引入10余台PDA设备,替换原车间的打印机、电脑等容易产生粉尘污染的传统设备,减少车间环境污染。

成本精细核算:通过YonSuite实现分项结转,比如一根PICC导管的TPU原料消耗、可以按工序工时、灭菌费用清晰拆分,若某批次成本异常,可快速反查是否存在原料浪费或工序超标。


“现在我们能精准算出每根PICC导管的成本,既为投标报价提供依据,也能通过成本数据发现品质优化点。”迪奥医学财务总监杨正强说。


33d8c7ec84bae343615d7c173ca10f97.jpg




四,转型成效:守好植入级导管品质,实现“护品+增效”双赢


    经过一年多数智化建设,迪奥医学不仅守住了PICC导管的品质生命线,更实现了效率与合规的双重提升:


品质更可控

导管不良率从3.5%降至1.2%,因环境、工序问题导致的返工减少60%。

UDI全链路追溯落地,通过国家医疗器械合规检查,成为“河南省医疗器械品质管控样板”。

全国300余家三甲医院的PICC导管采购量同比增长25%。



管理更精细

生产计划编制从2天缩至4小时,成本核算误差从10%降至2%以内。

车间生产任务分派和员工领料、完工报工,从2小时缩至10分钟。

财务凭证自动化率达97%,月度报表从2天缩至2小时,员工手工作业减少70%。


模式可复制

迪奥医学的导管数智化护品方案已成为行业参考——其针对产品设计的“UDI+APS”管控模式,已被多家同行业企业借鉴。2025年5月,企业举办现场会,吸引1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到场交流。




五,数智化,医疗器械的“品质生命线”

    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而言,品质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线。迪奥医学的实践证明,数智化不是简单的提效工具,更是守好品质的核心支撑——通过YonSuite将品质管控嵌入计划、生产、追溯每一个环节,才能实现“每一根导管都可控、可追溯、可优化。”

    在“健康中国2030”的战略背景下,越来越多医疗器械企业踏上数智化之路。而迪奥医学的故事给出了清晰答案:唯有以数智化实现精细护品,才能在守护患者安全的同时,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,让中国智造的医疗器械走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。


本文来源:用友软件销售服务中心

原文地址:https://www.szyonyou.net/a/yscase/749.html